8月20日,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事纠纷“总对总”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推进会在杭州市召开。会议总结了前期我省试点工作情况,交流了取得的经验做法,明确了下步工作任务要求,着力推动住建领域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全面落地落实,为建设平安浙江和营商环境最优省助力赋能。省建设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赵秋立,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周庆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杭州市富阳区、青田县人民法院和瑞安市、诸暨市、东阳市建设局五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,对前期先行先试的工作实践进行全面总结,为全省提供可参考借鉴的经验。省联调委对《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指引》进行了解读,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调解工作流程,统一相关调解文书。
会议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全省试点工作进展及成效。会议认为前期工作中全省各级法院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紧密协作,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调解机制,不断壮大住建领域民事纠纷调解队伍,有效化解了一批案情复杂的矛盾纠纷,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会议同时指出当前工作中还存在地区推进不够平衡、组织体系有待健全、调解程序有待规范完善、宣传推广仍需加强等问题。
周庆强调,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,下一步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、求实效。
一是在深化部门协作,共筑联动解纷新格局上下功夫、求实效。要通过建立稳固的日常联络机制、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协作关系、加强调解组织的培育和建设、引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力量参与调解,构建多元解纷共治格局。
二是在强化指导调解,提升调解工作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、求实效。各级法院要充分发挥在程序引导、法律适用和效力保障等方面的职能优势,为调解工作提供坚强后盾。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调解的指导,提升调解工作能力。
三是在树立问题导向,持续提升多元解纷效能上下功夫、求实效。要通过收集、筛选具有典型性、指导性的调解成功案例,建强多元解纷案例库。要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数字化平台,不断提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智能化、精准化水平。
四是在加强宣传引导,营造多元解纷浓厚氛围上下功夫、求实效。要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,重点宣传“总对总”机制是什么、为什么好、怎么用、成效如何。要加强对典型调解案例和先进调解组织、调解员的宣传报道,讲好浙江住建领域多元解纷故事。
赵秋立指出,为破解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升工作质效,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深化提高认识、找准工作定位,下一步要聚焦五方面重点任务深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。
一是全面建立部门对接保障工作机制。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与法院要全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、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,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目标任务,指导调解组织建立完善制度机制,帮助调解组织解决问题困难。
二是切实加强调解组织建设管理。着力解决调解组织怎么建、怎么管、如何用的问题,持续壮大住建领域调解组织人员力量。
三是全过程规范调解工作。重点是加强案件委托和受案管理、规范案件调解流程、强化调解成果应用,提升调解工作效力。
四是不断提升调解能力水平。通过抓好配强调解员队伍、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、加强绩效评估三个关键环节,提高工作质效,持续提升调解成功率和满意度。
五是持续放大调解工作综合效应。要通过调解工作,促进行业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,提升治理能力;促进法治宣传,把调解工作作为重要的普法载体,实施精准普法;要加大总结宣传,不断扩大住建调解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,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优先选择调解方式来化解矛盾纠纷。
省高院立案庭、省建设厅法规处,11个设区市中院、住建部门、宁波海事法院的分管领导和立案庭、法规处负责人,以及14个县市区人民法院和住建部门的分管领导、省联调委参加会议。